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媒体报道

粉条加工,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发布时间:2020-08-05 16:57  浏览量:7543

“亲爱的用户朋友,感谢您选用我们的纯红薯粉条!我们的产品无任何添加剂,纯天然,无公害……”这一封诚恳热情的信是张殿起亲笔书写的,已随着袁窑村销售的价值37万元的粉条送到无数消费者手中。

袁窑村位于曹县仵楼镇东侧、鲁豫交界处,全村524户、2408人,其中党员55名。过去的袁窑村基础设施差,生产结构单一,村集体无任何收入。山东警察学院治安系学员支队大队长张殿起被组织选派到袁窑村参加包村帮扶、任 “第一书记”后,牢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念,抓班子,寻路子,谋实事,见成效,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新模式为小村发展注入活力

实现村强民富,答案在哪里?张殿起的答案是——抓脱贫,寻路子,探索袁窑村发展模式。

为让村民腰包鼓起来,张殿起组织党员干部、致富能手四次到“蔬菜之乡”寿光学习,邀请技师到村里介绍种植技术,三次到河南商丘蔬菜批发市场考察,邀请蔬菜商户到村里洽谈,还多次到金乡、单县、滕州考察大蒜、元葱、土豆市场,掌握行情,并就韩国大金塔红辣椒种植收购与有关部门达成协议。

“通过一次次调查走访发现,袁窑村要想富,必须改变原有的种植结构。”张殿起回忆道,他带领村民一鼓作气退荒林还良田1600亩,成立了袁窑三原专业种植合作社,“2015年春季种植了辣椒、红薯,秋季种植了元葱。模式分两种,一种是集体种植,村民带地入股;一种是村民自种,合作社提供技术和农资服务,从而解决了有地无劳动力、村集体无收入、亩产效益低和村民脱贫问题。”

为让村民吃上定心丸,张殿起筹借2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发放给村民。种植辣椒、红薯,从育苗到收获,张殿起天天泡在地里,曾一连两个月没回家。几经风雨,张殿起率领村民种植的辣椒和红薯喜获丰收。

袁窑村脱胎换骨展新颜

党员干部高木江是种植能手,向张殿起推荐:将红薯加工成粉条岂不更好?村“两委”成员、党员干部一致同意,出资5万元到武汉购置粉条加工设备,注册了“袁窑三原”商标,目前已投入生产。该产品在曹县第四届物交会上展出,成为省委选派曹县“第一书记”的名片。

“现在一亩地收入3000元左右,村里还引来了辣椒加工厂、粉条加工厂,我们农闲时在厂里务工,还能领一份工资。”村民张广亮昨日告诉记者,他目前在村里的辣椒厂打工,每天收入100多元钱。据了解,村里引进的辣椒加工厂,解决了150名困难村民的就业问题,人均月工资2000元以上。

两季作物净增值566万元,每亩多增收3200多元,户均多收入1万多元,人均多增收2070元,村集体收入预计30万元左右……袁窑村的发展让人注目。

如今,走进袁窑村,映入眼帘的是面粉加工、红薯粉条加工、辣椒半成品加工基地,养驴、养羊、养鸡场尽收眼底。街道洁净,道路通畅,路灯闪烁,村美、人和,生机盎然,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上一篇:中国红薯淀粉行业发展分析
下一篇:淀粉加工机械设备有什么特点?
地址 邮箱 电话 网址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海西路
百联雄业钢材市场东区2号
1605922986@qq.com 13811897342 www.chuangsida.cn
       

版权所有:创思达科技 蒙ICP备17002335号-1 | 营业执照